close


標題:

佛教是在幾世紀創立的

發問:

佛教是在幾世紀創立的呢?煩請各位大大幫忙解答...謝謝!!禁將本服務使用注音文

最佳解答:

在西元前6世紀,在喜馬拉雅山山麓和恒河之間有一個小國,國王叫做淨飯王。有一天,正在宮中的淨飯王接到皇后家中送來的喜報,皇后為他生了一個王子。這位王子就是佛教的創始人佛祖喬達摩?悉達多。釋迦牟尼的母親在生他之後的第七天就死了,所以他是由他姨母撫養長大的。從小釋迦牟尼就特別的聰明,無論什麼事情一學就會,而且對任何事情都願意問一個為什麼,非要得出答案不可。淨飯王非常喜歡小王子,希望有一天小王子能成為一個統一天下的大王。但是老國王總為這個小王子擔心,因為他總願意思考一些在老國王看來十分荒唐的事情。比如他問,同樣是人,為什麼有的人是婆羅門,有的人卻是首陀羅?而且,婆羅門的子子孫孫都是婆羅門,首陀羅的子子孫孫永遠是首陀羅,這又是為什麼?老國王回答不出來,只好說這是上天安排的,但悉達多說,他不相信,又說他要找到一個讓人人平等的辦法。悉達多19歲的時候,同表妹結了婚,家庭生活也十分美滿。有一天,悉達多出城遊玩,看見一位老人拄著木棍,艱難地移動著腳步,走出不遠又看見一個病人倒臥在污泥中,正遇著一群鳥啄食一具屍體。他問一個過路人,這是怎麼回事,過路人說:“真是少見多怪,這種事經常發生,又不是第一次”。回宮後,他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,十分的煩悶和苦惱。他在想:難道人的一生就不能免除生、老、病、死的痛苦嗎?又有一天,悉達多看見一個人穿著破爛的衣服,捧著一個瓦缽,現出一副悠然自得,富足快樂的樣子。王子問隨從這是什麼人。隨從說:“這是出家修道的人。”悉達多趕忙向修道者行禮,並問他為什麼會這樣的快樂。修道者對他說:“世事無常,只有出家人可以得到解脫。”回宮後,王子又在想那個修道者的話,很激動,並產生了出家的念頭。第二天早晨,他的妻子為他生下一個兒子。消息傳出後,全城都在慶祝淨飯王得了孫子,悉達多有了兒子。但悉達多在思考了一夜之後,決定出家修道。他悄悄走過妻子的房間,看見她懷抱著兒子,想走進去看上一眼。但是,他終於停住了腳步,歎息說:“要修道是多難啊!”終於,他下定決心,拋開妻兒,毅然離開了家。第二天,悉達多走出了國境,在一條河邊拔劍剃掉自己的頭髮,做了一個修道者。老國王不見了兒子,急得要命,派了幾個人出去尋找,終於在森林裏找到了悉達多,但他堅決不肯回家。此後,悉達多四處周遊尋訪有名的學者學習哲學,又跟隨苦行僧學道。當時印度流行所謂“苦行”,就是要用各種自找苦吃的辦法來求道,比如不吃不睡。悉達多也曾經用過這種修行法,結果弄得精神和體力幾乎衰竭,仍然一無所得。後來他意識到,只有身體強壯,才能找到真理。於是,他開始注意鍛煉身體和意志。一天,他來到一條小河邊,想洗個澡,把出家後6年來積在身上的污垢統統洗淨。河邊放牛的小姑娘看到悉達多身心交瘁的樣子,很是擔心,便給他喝了許多牛奶。悉達多終於恢複了元氣。他走到一棵菩提樹下,盤膝而坐,在那裏閉目沉思,靜修了6年。在他35歲那年,他終於想通了解脫人間痛苦的道理,創立了佛教。後來,悉達多就到各地去傳教,招收信徒,希望大家相信他說的一切,並且照著去做。佛教就這樣產生了。作為佛教的創始人,悉達多被他的弟子稱為釋迦牟尼,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。釋加牟尼的學說和精神感動好許多人,其中也有許多婆羅門和刹帝利種姓的人。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釋加牟尼的的教誨。釋加牟尼把佛教解釋為“四諦”,“諦”的意思是真理,四諦也就是四個“真理”: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。“苦諦”是說人的一生到處都是苦,生老病死喜怒哀樂其實都是苦。“集諦”指人受苦的原因。因為人有各種各樣的欲望,將願望付諸行動,就會出現相應的結果,那麼在來世就要為今世的行為付出代價,即所謂的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“滅諦”是說如何消滅致苦的原因。要擺脫苦就要消滅欲望。“道諦”是說如何消滅苦因,消滅苦因就得修道。釋加牟尼還為教徒制定了“戒律”。在家的和出家的教徒都必須遵守“五戒”: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出家的教徒男的叫僧(和尚),女的叫尼(尼姑)。他們必須剃光頭,穿僧袍,完全脫離家庭生活。另外他們還要遵守一些出家人的戒律。佛教主張人人生而平等,同情不幸的受苦人,宣揚只要今世做了善事,來世就有好報;今世做了壞事,來世就有惡報。釋迦牟尼的這些主張,逃避嚴酷的現實,有消極的一面。他還主張用自我解脫的辦法來消除煩惱,否定鬥爭,所以歷代統治階級往往都利用它。西元前485年2月15日,釋迦牟尼給幾個弟子講道來到一條河邊,然後就到河裏洗了個澡。洗完澡後,弟子們在幾棵婆羅樹之間架起了一張繩慶,釋迦牟尼側身而臥,枕著右手,對弟子們說,我老了,馬上就要死了,我死之後你們不要因為失去導師而自暴自棄,而要大力弘揚佛法,拯救世人。說完,他就逝世了。以後,人們為了懷念他對弟子的苦心教導,就在寺廟裏塑造了釋迦牟尼的臥像,並把釋迦牟尼誕生的那天(農曆4月8日)稱做浴佛節”,把他修道的那天(農曆12月8日)稱為“臘八節”。釋迦牟尼的遺體火化以後,骨灰結成許多五光十色的顆粒,佛教把這種顆粒叫做“舍利”。後來,有8個國王分取捨利,把它珍藏在特地建造起來的高塔中供奉,以表示對釋迦牟尼的景仰。這種塔用金、銀、瑪瑙、珍珠等7種寶物裝飾,人稱“寶塔”。在北京西山靈光寺的“佛牙塔”裏,據說就藏著釋迦牟尼的一顆牙齒。西元1世紀時,佛教傳播到中國漢族地區,以後再從中國傳播到朝鮮和日本。今天,全世界有兩億多人還在信奉著佛教。 參考資料http://www.nongli.com/sj5000/023.htm

其他解答:746FFA66609DA332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郭彥伶豐犢袋瀾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